假如有一天,你發現自己的孩子早戀了,你會有什么想法?
若是我,便先要探聽一下孩子喜歡的對象是男孩還是女孩,確認孩子的性取向還有婚姻觀有沒有異常,若孩子喜歡的人和自己的性別不一樣,那就先松了一口氣。
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許多男孩子被養成了娘孩子、女孩子被養成了女漢子,若是思想源頭出現了偏差,我們就要細細去彌補,尤其在夫妻關系不穩定的家庭、有家庭暴力史(含冷暴力)的家庭要有這種防范意識,避免孩子走思想極端,一方面是避免同性戀思想、一種是避免獨身(不結婚)思想。
確保孩子思想源頭沒有偏差了,我們才會有心思去面對接下來的問題。
一、早戀是什么
一顆種子,你把它埋進泥土里,它遇見了合適的季節、遇見了適時的風雨,就開始冒尖頂掉頭上的阻礙,舒展身體、沐浴陽光,再后來,它就要開花、它就要招蜂引蝶、它就要結果。
大自然賦予了一切生命合理的成長規律,在生命還沒有誕生前就把它預先寫進了每一個細胞、每一段基因里面的,除非你使用藥理、生理方式去強行干涉、扭曲生命生長,否則就一定要面對這些問題。
在你和配偶決定把孩子生出來以前,大自然就把“早戀”寫進了孩子的生命里,在你們把孩子培養到十來歲的時候,孩子性發育正常,這個時候孩子就想談戀愛了,這是孩子身體健康的表現,在這點上你應該感覺到欣慰——孩子長大了!
歐陽維建老師(歐爸)說:“戀愛,戀愛,都是激素在作怪。來自孩子身體本能的力量遠遠大于教化!”
歐爸的這段話就是對早戀的精準詮釋。
即便你是孩子的父母、你都不可能戰勝激素、戰勝孩子身體的本能,即便你的能力再大,你也不可能扭曲孩子生命生長的自然規律,你能做的事情,是讓孩子的戀愛變得可控。
二、青春期、早戀的常見現象
愛要“倒過來”,就是要學會接納和感恩孩子的缺點,而不是抱怨孩子的不足。
——歐爸·維建
當孩子無可避免走進了性沖動的年紀,我們稱孩子走進了青春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身上會發生讓父母措手不及的變化:
1、孩子開始崇拜青春期偶像
青春期是孩子情感發育的黃金階段,孩子們樂衷于通過影視作品、音樂作品、文學作品、藝術作品、動畫作品、科技作品等等寄托情感,舒張情緒。這些作品當中的某些人物(形象),因為他身上某些特質引發了孩子的興趣、得到了孩子的認同、引起孩子的崇拜,這種人就是孩子的“青春期偶像”。
從動能教育的角度,孩子的青春期偶像是孩子情感發育的一種有效的教育資源,只要運用得當,“偶像”能為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提供有效的助力。
2、孩子對異性相處變得敏感
青春期孩子在激素的作用下,孩子本能的對異性交往特別關注,容易在私下討論這個話題,容易因為這個問題起哄。關于早戀的界定孩子自己也沒有參照的標準,不知所以、不知所措。也許莫名其妙發現自己和哪位異性關系“好了”,就會好奇自己是不是早戀。這個時候孩子也不會去問父母、不會去問老師,會覺得這是很私人的事情,任由情感在心里發酵。
動能教育愛商學院發現,這個時期正好是培育、告訴孩子“什么是真愛”、“怎樣正確地愛父母、愛祖國、愛老師、愛同學、愛學習、愛目標”的黃金時機,一舉奠定孩子“幸福家庭觀念”、“幸福學習觀”、“幸福擇友觀”、“幸福中國觀”!
3、親子隔閡/親子溝通困難
隨著孩子身體健康發育,孩子的情感越來越豐富、越來越細膩,如果父母沒有察覺孩子這種心理上的變化,也許不經意間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句話就會引起孩子心理巨大的反彈,日積月累,就會出現親子隔閡。
但如果父母精準把握住孩子情感發育的規律,用正確的方式觸碰孩子的心靈,讓孩子感受到內心深處無與倫比的幸福,在這種幸福感的帶動下,孩子的綜合素質尤其在情商發育、思維發育、創造力等方面爆發不可思議的潛能!
這就是為何動能教育倡導“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的原因。父母參加了“動能父母大學”學習,提升自己正確教育孩子的能力,親子關系和諧、家庭幸福。
三、早戀發生時,父母要做什么
當孩子有缺點、短處、不足、難處、病痛的時候,正是我心疼他、包容他、幫助他、愛他的最佳時機。
——歐爸·維建
“那天,班主任找我到辦公室,臉色陰沉。
在所有老師心目中,我都是一個調皮搗蛋的壞孩子。當一個壞孩子和班上一個成績優秀女孩子相處的時候,他們認為這是罪大惡極的事情。班主任不留任何情面,把雙方的家長都叫到學校,很嚴肅地處理這件事情。
我清晰記得,父親當時在辦公室,陰著臉一言不發。他就像一個鐵面無私的法官,冷漠地聽著班主任數落著我一條又一條的罪證。我害怕極了,父親是個嚴厲的人,拿竹條抽我的時候從來不會手軟,我幾乎可以想象回到家以后我會遭遇前所未有的‘審判’。
不知過了多久,班主任終于把該說的話說完,讓父親把我帶走。
我頭昏腦脹、心亂如麻、忐忑不安跟在父親身后,埋著頭,很恐懼。出了辦公室大門,我驀地聽見父親長長舒了一口氣,然后他‘狠狠地’抓了抓我的頭。我抬頭,詫異地發現他臉上沒有一絲責備。他對我說‘孩子,你長大了!’。
那一瞬間,我感覺有一縷陽光照進了我的心田,我這輩子第一次真真正正感覺到什么是父愛,掃去了我心頭所有的不安、忐忑、痛苦。”
四、孩子的生命健康始終是擺第一位的
孩子的生命健康、生命安全始終是擺第一位的!
——歐爸·維建
孩子容易受外在輿論的影響,當孩子發現自己無意中成為了早戀中的主角,即便心里沒有想法,也會在同學甚至是老師、父母異樣的眼光、異樣的言論中變得有想法,就會去懷疑、就會躍躍欲試。
比較理想的狀態是沒有外力去點破,孩子在懵懵懂懂、不自知的情況下度過這段時期,大多數孩子青春期就是這樣過去的。但如果受到外力影響,促使兩個孩子走在一起,這種情況下孩子精神生命健康和物質生命健康始終是擺第一位的。
從物質生命健康的角度:
第一要保障孩子不能把結婚以后才能做的事情提前做完了,第二要保障對方孩子不要為情所困、走極端,傷害自家孩子的生命安全。
情感最容易在獨處時深入、升華,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24小時不脫離老師、父母、同學的視線,周末孩子自由時間最好是有親子交流的活動,或者是社團類型的活動,避免孩子獨處。同時也要給孩子做好生理健康知識的普及。
從精神生命健康的角度:
不要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孩子,不要讓孩子感覺自己是異類。關于早戀的話題,父母不用刻意去引發討論,但如果親子交流偶爾涉及到的時候,不能遮遮掩掩、不能逃避。一方面父母既不要去鼓勵孩子、也不要去反對孩子,而是要肯定孩子“長大了”,開始會思考“家庭幸福”的事情,可以從自己的幸福出發,說一說自己和配偶相戀的過程,不要讓孩子因為“戀愛”產生恐懼感。在這個過程中順便跟孩子灌輸一些原則性的觀念,避免孩子犯錯。
五、父母自己要把觀念把正
早“戀”等于早“練”,“戀”愛等于“練”愛。
——歐爸·維建
世界上絕大多數愛是為了相聚,獨獨父母和孩子的愛是為了分離。
隨著孩子慢慢成長,尤其在孩子進入青春期,開始了解社會倫理架構,開始知道自己不可能一輩子都依賴父母,開始知道未來自己有一天會組建一個家庭的時候,孩子本能會開始了解這些東西。他們會憧憬愛情,會憧憬幸福,甚至身陷其中。
就像新生不久的小獅子、小老虎,它們彼此嬉戲打鬧玩耍,在不知不覺中提升自己捕獵技巧。孩子所謂的早“戀”,是在做早“練”,本來只是一次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矛盾,孩子處理矛盾的過程也是在為未來家庭幸福做好鋪墊。
青春期孩子情感本來就變化多端,一個假期過去這段愛情就會淡了,反若有人強勢介入這段情感,又或者發生了一些意料不到的變化,反而加深了孩子的印象,讓緣分把孩子黏住。
父母要做的,是讓孩子的“早戀”變得可控,在保障孩子的生命健康前提下,不要強勢干涉孩子的情感,多和孩子進行平等友好的親子活動、親子溝通,等到時機合適的時候,孩子自己都會不自知地向父母敞開心扉。
六、當孩子失戀的時候,如何讓孩子脫離痛苦
心中有苦說出來,痛苦會減半。“演講”是全世界排第一位的心理咨詢師。
——歐爸·維建
2010年發表在神經生理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社會拒絕(其中就包含失戀、分手)的痛苦與生理傷害性疼痛共享大腦生理性疼痛分析區域。換而言之,失戀帶來的痛苦,和現實當中被熱咖啡潑到、被針刺一樣會有真實的痛苦感受。
據稱,突聞噩耗而昏厥休克是因為痛苦達到了人類感知痛苦的極限(10級)。
孩子失戀會產生真實痛苦感受,區別在于,肉體上創傷看的見、能夠治療、會自行恢復,但心靈上的痛苦,只要去回憶就會痛。父母耽誤之急是要幫助孩子從痛苦中脫離出來。
有一些父母,感受到孩子內心深處的痛苦,把孩子送到《少年演講家》課堂中,在這里,歐陽維建老師(歐爸)會為孩子打造一個“愛的能量場”,用真愛去覆蓋孩子心靈的痛苦,讓孩子用演講的方式去舒緩心靈的痛苦,用目標去轉移孩子的情感,很快,奇跡發生了,孩子仿佛“脫胎換骨”一樣,擺脫了過去的困擾,開始幸福和快樂起來!
七、父母要做孩子未來幸福“擇偶”的模范
孩子自由擇偶的標準最初源于家庭、源于父母。
男孩最早從父親身上理解什么是男人、什么是丈夫、怎樣做好一家之主,男孩也最早從母親身上感受到女性的溫柔;女孩最早從母親身上理解什么是女人、怎樣維系家庭幸福,女孩也最早從父親身上感受到男性的胸襟。
在孩子童年的時候,潛意識、本能就對自己未來的配偶有最基礎的參考標準(以父母雙親為標準),在未來,孩子的擇偶觀念會隨著家庭的幸福狀況、親子關系幸福在這個標準上做調整。
所以,做母親的最好不要把兒子管的太嚴或者黏的太緊、愛的過份,避免孩子未來三觀不正,或者將來娶媳婦跟自己相性不合,三天一小吵兩天一大吵。
做父親則要好好愛妻子、愛女兒,做一個好男人典范。但又不能溺愛、縱容,避免女兒驕縱、驕奢,有男人的氣魄和胸襟,小事裝迷糊,大事不含糊。
只要做父母的能夠保持優質的夫妻關系、親子關系,未來孩子的婚姻自然會幸福。
八、推薦:少年演講家&動能父母大學
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歐爸·維建
《少年演講家》自品牌創立以來,十年保持中國青少年潛能開發、情商培育領袖品牌。配套的《動能父母大學》課程品質在全國始終名列前茅!
無數父母在這里撥開了教育的迷霧,找回了教育子女的幸福!
無數孩子在這里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找到了學習的自信和快樂!
我們誠摯邀請您帶上配偶、孩子來參加我們的課程。
在這里,沒有煩惱。
在這里,痛苦會成為過去。
在這里,你會得到你想要的幸福。
歡迎走近動能教育、走近歐爸,擁抱幸福!
積極、陽光、正面、幸福
愛、正、真、責、義、信
- 上一篇:學校應該如何理智看待青
- 下一篇:【愛】如何幫孩子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