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不再那么聽話,他們開始獨立思考,開始篩選大人說的話,但由于孩子涉世不深,這種篩選過程難免失之偏頗。
孩子進如青春叛逆期了,我要怎么教育?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不再那么聽話,他們開始獨立思考,開始篩選大人說的話,但由于孩子涉世不深,這種篩選過程難免失之偏頗。不少家長困惑,怎樣才能使孩子順利地渡過青春期?孩子進入青春期家長應該為孩子做些什么?
家有叛逆孩子的父母,動能教育專家給您幾點建議:
一、走進孩子的世界
走進孩子世界的前提是了解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的生理變化。孩子上中學后,身高明顯增加,性機能日趨成熟,男女生都會出現第二性特征。此時家長,應幫助孩子正確認識和接納自己的生理變化。其次,要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孩子進入初中后,自我意識有了迅速發展,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顯著提高;開始意識到兩性關系,萌發著性愛和戀愛的需求;人際關系逐漸頻繁,但不善于把感情與理智結合起來。這就需要家長指導幫助,經常與孩子溝通,才能走入孩子的世界。
二、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要想走入孩子的世界,首先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如何才能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呢?
1.端正心態,平等待之。不少家長的“家長意識”特強,希望孩子絕對服從家長的意志。雖然他們盡量給予孩子物質上的滿足,但孩子仍然“不聽話”。為什么?因為忽視了孩子心靈上的需求。可有的家長說:我總在與孩子交談,為什么不奏效呢?原來,這些家長忽視了交談過程中的一個環節,即語言方式。一般家長通常用教訓式或單向式談話,諸如:“你應該……”“必須……”等。孩子呢,聽時點頭,離時拋在腦后,因為這種單向灌輸式的談話,無法觸及孩子的心靈,引起孩子的共鳴。倘若父母用“我覺得……”“你覺得……”這種句型進行交流,孩子就會體驗到父母對他的尊重,體驗到自己的人格價值所在,孩子就樂意向父母敞開心扉。
2.不回避談性知識。不少家長對孩子觸及到性關系的問題避而不答。其實這樣,反會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甚至產生越軌的行為。如:某家長也同其他家長一樣常帶孩子參加婚禮,不同的是這位家長善于把握時機對孩子進行青春期教育。孩子曾提出過的性知識問題則從人類進化的生理角度,從婚姻基礎、人生價值實現的角度去闡述。既淡化了孩子的好奇心,又幫助孩子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3.要熟悉孩子的愛好。家長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就必須與孩子有共同語言。如:某一學生因違反校紀校規受到了紀律處分,家長得知后氣得打罵孩子,可孩子仍屢教不改,怎么辦?該家長自查自省,她決心放下架子,走進孩子的世界,為了尋找共同語言,她放下外國文學,捧上了金庸、古龍;收起了古典音樂,換上了“四大天王”。孩子先是吃驚,后感到母親是真誠的,便手舞足蹈地向母親講起課來,漸漸孩子與母親的話題越來越多。可見,平等不僅使人易于交流,而且易于互相影響。
三、指導孩子正確處理人際關系
現代家庭的特殊地位滋長了孩子孤傲自私的性格,勢必會影響今后的發展前途。所以,家長一定要指導孩子正確處理人際關系。首先要教孩子學會做人。即做一個在利益沖突面前能先替他人著想的人。其次,要給孩子一個開放的空間。鼓勵孩子與同學交往,團結互助。當然,也要培養孩子批判性思維,學會說“不”。
四、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1.要培養孩子的自尊心。有些家長常當眾羞辱孩子,這是萬萬做不得的。孩子一旦無廉恥之心,十頭牛都難以拉回,教育會顯得蒼白無力,孩子就會自暴自棄。
2.培養孩子的責任感。適當地布置孩子一點工作,讓孩子承擔一定責任,雖然有壓力,卻會讓孩子體驗到被尊重、被重視、被認可的快樂,其心理語言是“我行,我能行”。信心增強了,責任感增強了,能力也會在干中提高。
五、做家長的要學會換位思考
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用心觀察一下,自己的孩子喜歡什么,家長要了解孩子所喜歡的,最好能和一起做他喜歡做的。當然,有一定原則,然后,不要以家長自居,高高在上,訓斥挖苦。要以平等的身份尊重孩子,耐心聽聽他的心聲,最好和他做朋友,多鼓勵,多發現孩子的優點,我相信只要堅持做到這些,孩子肯定就不叛逆了。當然家長還要以身作則,事事三思而后行,和家人和諧相處.
- 上一篇:上一篇:沒有了
- 下一篇:孩子叛逆逃學,卻是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