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未知 時間:2017-12-28 16:12 訪問: 次
叛逆不等于違背
首先,我們先解釋一下“叛逆”。叛逆,是孩子進入成人前尋求獨立的表現,簡單點說,就是覺得自己長大了,不需要束縛了,想“在你的心上自己的飛翔”了,必須得注意,這是一種正常現象。
我們再來看看大部分家長口中的叛逆,孩子 不按你的要求寫作業是叛逆,孩子不按你的時間準時回家是叛逆,孩子因為意見不合和你頂嘴是叛逆,也就是說在很多家長看來,不按自己的意思做就是叛逆
成長有很多模式,家長會下意識的讓孩子走自己認為對的那種,總覺得這是穩妥的。可是很多問題都出在穩妥的地方,孩子們都是獨立的人,雖然可能還是一根只會片面思考的蘆葦嫩芽,不過也是有思想的,除非孩子天性適合你安排的路,否則就難免有沖突。
說了那么多,還沒有說到家長具體應該怎么做。
第一,不要把“違背你=叛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盲區,時代是變化的,新人有新人的時代,你復制粘貼出一個自己來有多大意思?
第二,不要覺得孩子的叛逆不正常。我一直在說孩子的叛逆很正常,可能很多讀者心里想這家伙教科書搬來的,那你自己問問自己,你處于這個年紀的時候就不叛逆嗎?可能有人說我沒有那么過分,他跟你吵了兩架,你這個年紀只跟父母吵過一架,所以他過分?例子可能簡單了些,可是道理是一樣的,說這么多無外乎要大家理解青春期的叛逆是正常現象。
第三,宜疏不宜堵。我們理解孩子的叛逆,可是真遇到孩子叛逆我們也不能不管是吧。作為家長,首先我們應該給孩子獨立的空間,別動不動翻日記查手機的。其次,別動不動“別人家孩子”,把你孩子copy成“別人家的孩子”你就高興了?成天打擊他干啥。孩子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是好事,順從可比叛逆可怕。
第四,轉變自己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長中,你從一個主導者變成了一個陪伴者,可能是你自己沒有轉過來,不是孩子。
最后,該教育的還是要教育,雖然宜疏,可是這個尺寸對于每個人每件事是不一樣的,不能一味放縱孩子,畢竟孩子青春期心智不成熟,想問題片面,所以你得給他一些引導,溝通在青春期非常重要,你得了解孩子想什么想要什么想干什么。
成長陪伴者的意思,就是要陪伴他健康長大,健康很重要。
當然,要是展開講又太多太雜了,關于父母的立場我就講那么多。接下來,孩子們,我們該聊聊了。
長大不是這樣的
剛才為你們說了不少好話,主要還是因為我青春期也很叛逆呀,所以能理解你們,不過現在想想恨不得暴揍自己一頓。
我想說的就是,你們可能覺得你們長大了,沒錯,你們長大了,比小時候大了很多。不過,人的智慧和閱歷是需要時間沉淀的,一個個到了青春期就覺得自己長大了啥都懂,那干嘛世間人都要讀書看書學習呢,家長們直接坐等孩子青春期不省事嗎?
所以,當你覺得你處于“你想要啥父母不給啥,你想做啥父母不讓做啥”的狀態的時候,反思一下自己,你離長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好吧,讓你們反思自己的可能不太現實,不過讓你們明白“可憐天下父母心”一定沒有那么難吧,畢竟他們從你小時候一直陪伴在你身邊,你最珍貴的回憶都是關于他們的。
可能你現在否認這個,不過潛意識里,你每天放學回的那個家,是因為他們在所以才是家,才能讓你從來沒有想過為什么放學要回家,這已經足夠說明一切了。
父母是不會害你們的,對抗不是你們唯一的選擇,溝通才是。可能你覺得溝通比較困難,可是你只需要心平氣和一些,你的父母會很愿意和你聊一聊的。
總之,就是你要想清楚自己想要的,同時能和父母溝通,在這根拉鋸的線上共同尋求一個平衡點,別動不動就吵架,別動不動就離家出走,別動不動就傷害自己。
- 上一篇:家庭教育中家長必知孩子
- 下一篇:家庭教育:為什么現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