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這張圖是晨晨媽媽盼望很久的了。
晨晨上三年級后,每次一放學回家就追著媽媽要手機,死纏爛打,拿到手機后就玩游戲,尤其對這個叫“王者榮耀”的游戲特別鐘情,一玩就是1個多小時。
有次晨晨爸爸不在家,晨晨一直玩到睡覺前才肯罷休。
晨晨媽媽用盡了各種招數,甚至專門請人在自己手機上動了手腳,只要玩游戲時間超過1小時,手機就自動關機。
但這樣做并沒有減少晨晨對手機游戲的熱情,還給晨晨媽媽的生活徒增了許多困擾。
不過現在有了對未成年人游戲時間的限制,晨晨媽媽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
事實上,該款游戲正在探索運行號稱中國“史上最嚴格”的游戲管理系統。
2017年5月,騰訊開啟實名注冊系統,7月2日,騰訊聲明稱將以“王者榮耀”為試點,率先推出新防沉迷系統措施。
騰訊率先亮出“健康游戲三板斧”——限制未成年人登錄時長、綁定硬件設施和強化實名認證。
晨晨媽媽會心地笑了,從此以后,再也不用擔心聰敏、淘氣的晨晨:
1、撒嬌哭鬧、砸東西威脅,或者草草完成家庭作業,以求得更多的手機游戲時間;
2、媽媽沒收手機后,又討好爸爸,用爸爸手機玩;
3、悄悄地拿著爸爸媽媽淘汰的智能手機玩;
4、偷偷注冊游戲賬號,或者用班級同學的賬號玩;
5、向讀初二的鄰家哥哥示好,然后一起玩游戲。
騰訊官方表示,針對12周歲及以下未成年人,后續還將上線“晚上9點以后禁止登錄”功能,并增加“未成年人消費限額”功能。
同時,為更好地對未成年人的游戲沉迷現象和非理性消費行為,進行正確的引導和約束。騰訊于2017年2月正式上線成長守護平臺,鼓勵家長加強對孩子的監護。
晨晨媽媽簡直要開心壞了!
她驚喜地發現,通過成長守護平臺,爸爸媽媽可以輕松做到:
1、隨時隨地查詢孩子的消費記錄、玩游戲記錄;
2、設置消費提醒,孩子一旦消費第一時間收到短信;
3、孩子一上線立即提醒;
4、只能在規定時間段玩游戲;
5、一鍵禁止正在進行的游戲。
晨晨媽媽回想起這8年來,陪伴孩子成長的時光可以用三句話總結了。
第一句是:媽媽喊晨晨回家吃飯。
那時候晨晨還剛學會走路,滿世界撒歡兒,對一切事物都是滿滿的好奇,和哥哥家魚缸里的小金魚都能玩上半個小時。
還記得那次在公園散步時,看到有個小女孩在玩腳踏滑板車,就上去搶著要玩,小姐姐大方地把車子借他玩了。
結果玩了大半天,摔了好多次,還不肯放手,把小姐姐都急哭了。
孩子小時候就是這樣,睡+玩+吃,簡單且幸福。
第二句是:媽媽喊晨晨回家寫作業。
上一年級,不對,是從幼大班開始,媽媽對晨晨說得最多的話,就成了“今天有哪些作業呀?”“數學作業寫完啦?語文呢?”
有個星期五,老師在班級群里通報批評了晨晨,說晨晨在上課時把書撕爛了,沒有愛護好自己的學習用品。晨晨被抓作負面典型。
那天放學回家晨晨照例把書包一扔,就要跑出去玩,晨晨媽媽氣不打一處來,把門一關,惡狠狠地說:“今天不把作業完成,別想出去玩!”
第三句是:媽媽喊晨晨回家玩游戲。
上小學以來,為了不讓孩子在班里落后,晨晨媽媽報了周末補課,請了大學生家教,每天晚上還老老實實陪著晨晨寫作業,但晨晨的學習成績就是沒見好。
屋漏偏逢連夜雨,三年級班里的同學都迷上了一款叫“王者”的游戲,晨晨每天晚上做完作業就吵吵著要玩要玩。
不是不讓玩,班里同學都玩,他不玩,和同學都沒話說了。但是寫完作業就是晚上9點了,再玩游戲1個小時2個小時,就嚴重影響了睡眠時間。
于是媽媽和晨晨商量,每天放學回家就玩游戲,差不多1個小時,剛好媽媽做好了晚餐。晚餐后自然就是洗澡、寫作業、睡覺。(但這一計在周末和節假日就行不通了!)
晨晨性格開朗、活潑,又懂禮貌,小時候人人見到都夸,但為什么學習成績總是不見好?他一點都不笨啊!
晨晨媽媽和晨晨爸爸結婚后就在這座城市定居了,老人都在農村住,晨晨爸爸工作忙,又經常出差。
一個家被分成了三瓣兒,不說晨晨見不到爸爸,就連作為妻子的自己,一天也基本見不到孩子他爸。
晨晨媽媽越想越覺得委屈,替晨晨委屈,自己也挺委屈!
這八年來就是這樣,母子倆有點相依為命的感覺了。
為什么孩子如此喜歡玩游戲呢?
相比于騰訊公司和這款游戲在孩子身上花的功夫,晨晨媽媽覺得是自愧不如!
有時候晨晨媽媽甚至這樣想,孩子喜歡玩就讓他玩好了。
之前總擔心孩子玩久了眼睛會近視,現在游戲時間限制死了,這一點擔心就放下了。
此時媽媽腦海中浮現出孩子盯著手機玩游戲的畫面,晨晨媽媽感覺倒過來換個角度看,這其實也是晨晨在陪伴媽媽吧。
“晨晨,回來啦!手機給你,一個小時后媽媽叫你吃飯。”
- 上一篇:【愛】孩子們為何把網絡
- 下一篇:注意孩子的這些行為 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