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未知 時間:2018-01-08 14:07 訪問: 次
網癮為網絡成癮癥的簡稱,是指上網者由于長時間地和習慣性地沉浸在網絡時空當中,對互聯網產生強烈的依賴,以至于達到了癡迷的程度而難以自我解脫的行為狀態和心理狀態。
社會對于網癮的概念和認識以及對網癮的干預和處理方面存在很多的誤區,且概念并不統一。"網癮"的醫學定義一直未有公認,大部分學者認為應該把網癮稱之為網絡的過度使用,或者網絡的濫用,也有人把它稱為網絡的病理性使用或過度的使用。
一、網絡成癮癥的表現
在表現上,正確的使用網絡,是在有需求時使用,或者對自己生活有方便的的情況下使用。網絡過度使用者主要表現為一種不自主的長期強迫性使用網絡的行為。當過度的使用網絡對身體造成傷害、對工作、學習和社會交往來了痛苦 ,甚至正常的生活交往和社會的都受到了影響 ,就是屬于過度使用,應該進行矯正。
有幾種表現形式: 如網絡色情成癮、網絡關系成癮、網絡購物成癮、網絡游戲成癮等。這些表現多跟人的整體心理健康狀況有關,不要忽視網絡背后的心理健康的狀態。
二、網絡成癮癥如何控制
1.認知療法。家長和網癮的孩子要像朋友一樣協商,不要說教,雙方互相尊重,首先明確網癮的不良影響,比如荒廢學業,損傷身心健康等,使網癮患者內心對于成癮行為有較為本質的認識,慢慢戒除。
2.系統脫敏療法。家庭成員與網癮患者協商制定計劃,在一定時期內逐步減少上網時間,最終達到偶爾上網或不上網。
3.代替療法。網癮患者在現實生活中需要充實的精神生活和娛樂,可以一起尋找其他的愛好替代網絡,比如游泳、打球、登山、旅游等戶外運動。
有一部分人行為難以控制,帶有沖動控制或者強迫色彩,需要考慮要配合藥物 ,在專業醫師的系統的指導下 來控制他的那種強迫和沖突 ,就像治療強迫癥一樣,情況比較復雜 ,需要藥物加上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醫學界用于治療網癮的藥物主要為抗抑郁藥和情緒穩定藥這兩大類。藥物療法之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戒除網癮的目的,是因為藥物可以抑制多巴胺等神經遞質的產生,減少人的興奮度,從而起到戒除網癮的目的。對與已出現心理障礙、精神癥狀及人格改變等嚴重的網癮患者必要時需要住院治療。
三、網絡成癮癥的基本特征
1、網癮患者大多是14-18歲的青少年,且男孩居多:這一階段的孩子正處在青春期,生理的迅速發育和心理的相對滯后的矛盾比較突出,他們對現狀不滿,喜歡尋求刺激,喜歡干冒險的事情。希望擺脫家長的束縛和管教,討厭家長和老師空洞無味的說教。這一時期的孩子逆反心理極強,容易與家長沖突。叛逆期
2、學業很多處在高中階段:很多網癮孩子,小學、初中階段成績十分優秀。小學、初中階段,家長老師盯得比較緊,課程不多、不難,很多孩子基本靠被動的學習就能掌握,表現的很優秀。可到了高中,有一部分孩子開始住校,沒有了父母在學習上的監督,生活上的照顧,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就容易出問題。高中一開始難度加大,進度加快,并且高中階段高手云集,很多在初中成績優異的孩子在這里變得成績平平,甚至落后,經過努力感覺無濟于事。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容易灰心,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材料,產生強烈的自卑心理,進而尋找精神寄托和安慰。但這時,尤其是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一味地指責孩子不努力,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3、家庭關系緊張。:有的家長缺乏基本的素質,不懂得經營家庭的技巧,經常吵架,致使家庭的成員關系非常緊張,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對孩子有很多負面的影響。也有部分夫妻,感情破裂,成為單親家庭,對孩子成長也造成一定的心理陰影,形成不良的個性特征。
4、家境優越:有的家庭經濟條件好,什么都滿足孩子,造成孩子非常任性、自私,不合群,不體諒別人,花錢大手大腳,沒有節制。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不懂得珍惜,當然也就不懂得努力,不珍惜當下的時光,得過且過,無所事事,把精力就會轉移到學習以外的事情上。
5、家境貧窮:有的夫妻從小過窮日子,雖然條件不太好,但不愿讓孩子再吃自己以前吃過的苦,有再窮也不能窮孩子的想法,平時自己勒緊褲腰帶,也要千方百計的滿足孩子。久而久之,孩子養成了自私、任性、不尊重別人的勞動,以自我為中心等不良習慣和品質。張天翼先生的小說《包氏父子》就是很好的明證。
6、父母缺乏與孩子溝通的技巧:有的家長總是拿自己當家長,拿孩子當孩子,無視孩子的成長,不知道尊重孩子,不會與孩子溝通。造成孩子沒有傾訴的對象,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四、網絡成癮癥的治療
任何事情都是如此,預防比補救要容易的多,效果好得多,經濟得多。預防青少年網絡成癮是做好教育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環。通過對眾多網癮孩子的調查研究,甚至包括厭學、早戀、暴力、冷漠等等問題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的問題背后都有家庭、家長的問題,因此預防網癮的核心是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改善家庭的親子關系。家庭和睦了,矛盾就減少,可以大大減輕孩子不必要的思想壓力和煩惱。在培養孩子情商上下功夫,包括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學習習慣,培養孩子的愛心、責任心、同情心,培養孩子吃苦耐勞、愛勞動的良好品質。
適當減少課業負擔,提高學習效率。幫助孩子改變對學習的態度,讓孩子嘗到學習成功帶來的成就感和快樂,變“讓我學”為“我要學”,增強孩子的內驅力。
當今社會,作為年輕人,不可能離開網絡,作為父母要幫助孩子掌握好網絡這把雙刃劍,與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游戲,使孩子不孤單、寂寞,還可以增進感情,從而可以起到良好的預防效果。
同時,鼓勵孩子做家務,鼓勵孩子多與同伴交往、游戲。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愛好,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從而分散孩子對網絡的注意力。
合理疏導孩子生理、心理變化大的幾個時期。這時即便是非常稱職的家長,孩子都有逆反的時候,家長要懂得避讓,盡量不與孩子正面沖突,事后在說明理由,講明道理。
至于治療網癮的方法,還沒有十分理想的方法,有機構采取強制戒癮的方法,但筆者認為這樣治標不治本,離開特定的環境會很快復發,不能根除。
解鈴還須系鈴人,最好的方法還是從改善親子關系入手,從改變家庭環境開始,治癮如同治水,宜疏不宜堵,如果盲目采取強硬的方法,勢必事與愿違。
五、網絡成癮癥如何預防
1、家長與孩子要建立平等、信任的朋友關系,切忌不要擺出“家長的架子”強硬的教育方式也會造成孩子的壓抑。家長本身要以身作則,以理服人,并且要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人家長都應該對孩子有充分的信心,從而才能建立和諧的家庭成員關系。
2.對于內向、好勝的孩子,還會引發孩子的強迫傾向:要避免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受挫后一蹶不振,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容易產生逃避現實世界、對網絡容易形成成癮的傾向。
3、生活中要對孩子進行適當的鼓勵和贊揚。孩子成長過程中,適當的鼓勵是對其發展的促進:孩子的興趣就是探索世界,越是不會干的他就越想干,會了就不干了。孩子是培養的對象,不要把孩子當寵物,不要剝奪孩子的權利。賞識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賞識孩子所取得的點滴進步,甚至要學會賞識孩子的失敗,讓孩子感到家長是他的后盾,而及時的贊揚是對每一階段成績肯定。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激發孩子對未來現實生活的追求。
4、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愛好,增加孩子對外界事物的興起,從而分散孩子對網絡的單一興趣:不要一味反對孩子使用電腦,電腦在當今社會作為一種學習、生活的工具有其獨特優勢,不能絕對被禁止。絕對禁止孩子使用電腦并不現實,可能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其結果適得其反。
- 上一篇:“網癮”猛如虎,我們該
- 下一篇:孩子有網癮怎么辦?